第九百六十八章 朕,鬼子六,打钱!(3/5)

要帮人家找销路,要帮人家解决后顾之忧...”

贾六破天荒的提出了官府要服务于百姓这一概念,他认为官员的饷银都是来自于百姓,官府的运作资金同样来自于百姓,而不是官员及官府本身可以产生什么经济价值。

故而,想要让官府富起来就得让百姓先富起来,百姓富起来了官府才能征收到更多的税用于兴建各种基础设施,从而让这些设施再带动经济发展。

有了政绩,当官的才能往上升。

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。

“国家有钱了,朕肯定会给你们涨工资,封侯拜相在朕这里就跟家常便饭似的。”

贾六说的非常高兴,没注意年过五十的天津巡抚徐绩正在打瞌睡。

年纪大了,熬夜吃不消。

前来开会的那些三十岁左右的官员们倒是个个听得入神,屋中除了他六皇帝的声音就是“嘻嘻唰唰”的笔记声。

除了这些年轻官员对西洋事物好奇外,也是因为他们比老家伙们更渴望进步。

所以说,年轻人才是社会进步最大的源动力。

具体到工业方面,贾六拿出一份清单,要求主管天津工业园区的二姐夫高德禄重点扶持。

大概有蒸汽机、量天尺、千里镜、龙尾车、凤锯、水锯、火轮舟、自来火、自转碓、千金秤之属,翻译过来就是尺具、望远镜、机器带动的各式交通工具,各种军民两用工具等。

重中之重就是蒸汽机,原理贾六懂一点,但具体怎么弄又不太熟。

搞出这个工业制造急需品清单出来,就是希望能够动员举国之力,以人民战争方式来搞出大清工业化需要的软硬件。

当然,贾六已经让内务委员会下属的科技处专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,另外内务委员会要对来华做生意的各国商人进行接触,争取收买、策反、渗透一些立场不够坚定、不够爱国的西洋商人,然后通过这些商人获取大清急需的西洋设备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眼下西洋各国对于工业化的认知可能都不及贾六的十分之一。

钱到位,应该都肯卖。

这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。

贾六给内务委员会的要求是十年后大清要有一批英国通、法国通、乱七八糟通。

而天津方面更是要成立翻译馆、科技馆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另外还要天津兴办新式学堂。

同时,在北洋通商形成规模有了影响后,也要派人出使西洋各国,与这些国家建立外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大人,得加钱》 最新章节第九百六十八章 朕,鬼子六,打钱!,网址:https://wap.bqg999.org/281/281048/962_3.html